业务咨询:13219729777

您好,欢迎您来到江南体育!这里为你提供切割机,切槽机,开槽机,矿山锯等机械设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江南体育 > 单刀矿山切割机

单刀矿山切割机

双刀矿山切割机

单刀矿山切割机

迈为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3-08-22 01:41:30 |   作者: 江南体育

产品简介: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标准,公司所在行业为大类“C 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分类代码为C35;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决定》以及《“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规划》,公司隶属于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提出,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制造装备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制造精度,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的统称,其范畴主要包含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智能专用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等内容。

  智能制造装备是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贯穿于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是促进行业技术升级,加快行业转型的重要保证。智能制造装备的兴起与发展更是体现了当今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装备的水平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精密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发电有很多种方式,目前在能源领域的主流是利用电磁感应效应发电,下游应用包括火电、风电、水电等。光伏发电则与此不同,其原理是基于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因此被称为光伏发电。光伏发电作为目前最有竞争力的新兴可再生能源产业之一,正以不可估量的速度飞速发展。光伏产业作为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新能源产业,其清洁高效及可持续利用的特点使得各国都先后投入至该产业的开发与利用中。

  光伏产业链上游包括单/多晶硅的冶炼、铸锭/拉棒、切片等环节,中游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组件封装等环节,下游包括光伏应用系统的安装及服务等。光伏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相互交织,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推进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十三五”以来,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70%;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全球年新增装机容量从2008年的6.27GW增长至2022年的230GW,光伏发电的巨大潜力愈发引人关注。虽然近些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增速趋于放缓,但全球光伏产业总体呈现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保守情况将达到 280GW,乐观情况更有望达到330GW。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 87.41GW,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92.6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预计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超过95GW,累计装机有望超过487.6GW。自2021年国内光伏市场中分布式重回风口后,2022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22年,大型地面电站占比为41.5%,分布式电站占比为58.5%,分布式占比超过集中式,其中户用光伏可以占到分布式市场的49.4%。户用光伏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在“整县推进”规模化开发、能耗双控等政策背景下,分布式光伏自2021年起重新进入高速增长通道后,2022年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2022年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51.1GW,同比增长74.5%。近年来,我国光伏新增装机情况如下:

  光伏行业除了要跟随行业经济大环境有经济周期以外,还会有技术更新迭代、产能释放、政策补贴等带来的行业内独有的周期。

  为了追求降本增效,技术驱动是行业的显著特征之一,行业技术迭代速度较快。以PERC电池技术取代传统BSF电池技术为例,2018年传统BSF电池市场占比尚达到60%,然而2019年即在更为先进的PERC电池冲击下,市场占有率降低至31.5%,而PERC电池则以65%的市场占比首超传统BSF电池,完成电池片技术的革新。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及良率的提升,N型电池将会是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CPIA预测,2030年光伏电池技术市场会进一步被高效电池产能所替代,而每一轮技术迭代均带来旺盛的设备扩产需求,推动上游电池片设备生产厂商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9年以来,随着新技术迭代的步伐加快,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宣布扩产,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但由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扩产速度不一,导致产业链供需失衡;2022年年初开始,延续了2021年度因扩产周期更长的硅料供不应求的态势,导致硅料价格不断攀升,直至2022年底,供需矛盾缓解叠加需求淡季,各环节价格出现大幅回落。

  随着太阳能光伏行业竞争的加剧,终端应用厂商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愈发重视太阳能电池片的产量、碎片率和转换效率等指标。其中,丝网印刷作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关键工序,对提高上述指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可适用于包括 PERC、TOPCON、HJT在内的多种工艺。本公司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打破了丝网印刷设备领域进口垄断的格局,改变了我国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也实现了设备的海外销售,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海外市场,实现了智能制造装备少有的对外出口。目前,公司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已经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与全球主流电池片生产企业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龙头地位。

  太阳能电池片技术经历由常规铝背场 BSF电池技术发展到 PERC电池技术后,在光伏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的内在需求驱动下,HJT电池技术凭借转换效率高、低功衰、工艺步骤少、降本路线清晰等优势特征契合了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片主流路线。公司在原有丝网印刷设备的基础上完善改进了 HJT丝网印刷设备,通过自主研发陆续突破核心工艺环节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膜沉积所需的PECVD设备和PVD设备,并通过参股子公司吸收引进日本YAC的制绒清洗技术,从而实现了 HJT电池设备的整线供应能力。公司在电池技术迭代阶段,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成功升级了微晶异质结高效电池量产设备。微晶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电池片透光性更好、导电性更佳,大幅提升了异质结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公司作为当前光伏行业中为数不多能够提供 HJT太阳能电池整线生产设备的供应商,已经中标多个项目,如安徽华晟、金刚光伏、印度信实工业等项目均采购了公司HJT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公司已提供的HJT产品正在下游客户中有序推进调试、验收,有望随着 HJT太阳能电池片产线大规模投建而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目前市场中,除本公司外,钧石能源、理想万里晖等亦布局了HJT电池关键工序设备。

  公司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并统筹衔接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负责投资综合管理等工作;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部门国家能源局负责起草能源发展和有关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送审稿和规章,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拟订有关改革方案,协调能源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指导行业质量管理等工作。

  公司的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为由民政部批准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业务主管单位的国家一级协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会员单位主要由从事光伏产品、设备、相关辅配料(件)及光伏产品应用的研究、开发、制造、教学、检测、认证、标准化、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组成,CPIA是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主要负责贯彻落实政府有关的政策、法规,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提出本行业发展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开展信息咨询工作;调查、研究本行业产业与市场,根据授权开展行业统计,及时向会员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行业情况调查、市场趋势、经济运行预测等信息,做好政策导向、信息导向、市场导向工作;参与制定光伏行业的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推动产品认证、质量检测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近日联合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光伏多个制造环节的技术方向。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计划从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实现全链条绿色发展等多方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提出,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黄河上游、新疆、冀北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2022年4月2日,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了2025年前能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在太阳能发电及利用技术方面,研究新型光伏系统及关键部件技术、高效钙钛矿电池制备与产业化生产技术、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与综合利用技术 5项光伏技术,鼓励开展TOPCon、HJT、IBC等新型晶体硅电池低成本高质量产业化制造技术研究以及晶体硅/钙钛矿、钙钛矿/钙钛矿等高效叠层电池制备及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

  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即“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1条”。旨在锚定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2022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与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任务要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是:

  (1)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 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

  (2)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 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3)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目标。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 3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18%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2022年10月3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强重点领域碳减排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非化石能源技术标准。围绕风电和光伏发电全产业链条,开展关键装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维护、废弃后回收利用等标准制修订。

  在2022年12月30日,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设立2023年目标,风电装机规模达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 4.9亿千瓦左右。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市场将迎来市场化建设高峰,预计国内年均光伏装机新增规模在70-90GW,有望进一步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政策对于光伏而言,有着行业风向标的作用。光伏行业的调控政策通过促使光伏企业降本增效,遏制非理性扩张,进一步巩固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优化了光伏产业链的发展模式,由最初的政策依赖、体量扩张逐步转型为效率优先、技术引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降本是光伏行业的永恒主题,因此垂直一体化成了光伏行业标配。国内硅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在2021年的硅料/硅片涨价潮中,国内下游光伏电池片、组件厂商愈发认识到硅料/硅片环节话语权的重要性,促使了部分下游厂商加快垂直一体化的布局,产业上下游呈现进一步整合的趋势。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企业的战略自主性将显著提升,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终端成本,并且还可以进一步保证订单的及时交付,对公司的产能规划、业务开拓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薄片化、大尺寸由于能够有效减少单片硅耗量以及硅棒的切割损耗,结合金刚线切割技术助力,在当前降本增效的内在驱动下,已成为硅片企业共同瞄准的技术创新方向。据 CPIA《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mm尺寸硅片合计占比由2021年的 45%迅速增长至82.8%,未来其占比仍将快速扩大;p型单晶硅片平均厚度在155μm左右,较2021年下降15μm,用于TOPCon电池的n型硅片平均厚度为140μm,用于异质结电池的硅片厚度约130μm。硅片行业将在大尺寸、薄片化的同时与下游电池组件需求进一步结合,以保证后端制程的良率以及产品稳定性。

  目前光伏发电即将脱离对补贴的依赖,光伏平价目标的巨大压力迫使光伏制造企业加速降低光伏度电成本,新技术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市场上 PERC电池凭借较低的制造成本和不断提升的电池转化效率占据主流位置,2022年PERC单晶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为23.2%,较2021年的23.1%仅提升0.1%的转换效率,越来越接近理论天花板。随着PERC电池转换效率逐渐逼近极限,在政策、市场、技术多方因素的作用下,光伏厂商正努力寻求进一步降本增效的方案,HJT电池、TOPCON电池等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其中HJT电池凭借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工艺步骤少且降本路线清晰等优势特征,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的光伏电池技术。

  HJT相关产业链提出了“三减一增”全方位降本增效解决方案,即“减银:银包铜解决方案”、“减栅:0BB工艺解决方案”、“减硅:硅片薄片化”以及“一增:UV光转胶膜增效延寿命”。这既是异质结HJT电池技术发展的核心趋势,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异质结 HJT电池技术强化市场竞争力,提升渗透率的必然之路。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光伏厂家开始选择规划HJT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国内外部分光伏电池制造商已经启动HJT太阳能电池的扩产项目,据统计,光伏行业2022年共落地HJT太阳能电池项目近29GW,表明了目前HJT电池已经具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在降本增效的内在驱动下,光伏行业即将快速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变革。

  基于光资源的广泛分布和光伏发电的应用灵活性特点,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在应用场景上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凸显,水光互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应用模式不断推广。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的预计,光伏发电将应用在以下四个领域:

  光伏和制氢实现了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能有效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实现两种新能源之间的有效应用。随着光伏发电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和制氢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新选择。

  据国家工信部的规划,随着5G技术的应用普及,国内有数千万个基站需要新建或改造,同时,按照各运营商5G规模和数量计算能耗总量,5G基站全网功耗将是4G的4.62倍。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在5G领域的应用发展潜力巨大。2023年2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名单,本次试点示范活动由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旨在贯彻落实《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光伏技术进步和行业应用。

  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扣除报废注销量比2021年增加526万辆,同比增长67.13%。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3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23.05%,与上年相比增加240万辆,增长81.48%。近几年来,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2017年的65万辆到2022年的535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光伏充电站/桩建设业务逐渐扩大,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应用模式将逐渐普及,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协同发展是解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共同发展。

  在未来,光伏产业若要谋求更大发展,“光伏+”在不同场景下的创新应用将是重要的突破口,而“光伏+建筑”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2022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

  随着近零能耗、零能耗等更高节能水平绿色建筑逐步应用和普及,以高效、智能化的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建筑能源形式的“光电建筑”将成为越来越多光伏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契机。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光伏+工商业屋顶、光伏+车棚、光伏+农业、光伏+渔业等应用越来越广泛。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本公司是一家集机械设计、电气研制、软件算法开发、精密制造装配于一体的高端设备制造商,本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

  本公司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主要应用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电池片生产环节,包括HJT太阳能电池PECVD真空镀膜设备、HJT太阳能电池PVD真空镀膜设备、全自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机等主设备以及自动上片机、红外线干燥炉、测试分选机等生产线配套设备。

  公司在保持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领域,相继研制显示面板核心设备、半导体封装核心设备等。公司不断探索新工艺技术,加大新领域设备的研发力度。

  公司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可以分为标准件、非标准件、外购设备和辅料及其他。其中,标准件包含电气标准件与机械标准件,属于市场上通用的原材料,采购渠道畅通,供应充足。非标准件包含机架类原材料、机加件及机加半成品,其中机架类原材料系由供应商按公司的具体形状、尺寸等要求定制加工而成。外购设备主要为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成套设备中部分公司不生产的设备,包括制绒清洗设备、太阳模拟器和烧结炉等。此外,由于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的生产工序繁杂,公司会将氧化等非核心工序委托外部的专业公司加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外协加工厂商的选择和管理流程与其他供应商保持一致。

  公司原材料采购工作由采购部负责。采购模式为生管部根据物料需求计划生成物料请购单,采购部获取生管部经审核通过的请购单后,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合格供应商数名,进一步审核确认供应商后生成采购单。公司以生产计划为依据进行采购,同时针对不同的原材料类别进行物料管控,控制存货水平。公司在采购方面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供应商提供货品的品质、价格、交付期限和服务进行考察、评价,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对现有合格供应商进行持续的考核,确保其提供的货品符合公司的生产要求。对于选择新的供应商,公司谨慎执行《供应商控制程序》,由评审小组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评审考核后,将合格的供应商录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由于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对生产线设备进行局部的个性化设计与调整。同时,公司成套设备中的部分设备可以标准化生产。因此,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为主,备货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公司制定了专门的生产管理制度,各部门协同生产部门展开生产工作,通过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有效的控制了生产进度,保证了交货期,同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满足客户对技术指标、工艺等的需求。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公司报告期内均采用直销模式,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约定销售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条件、技术指标等内容。公司取得客户订单的方式,可以分为公司销售人员直接开拓客户取得订单和通过销售顾问取得客户订单两种方式。公司在两种订单取得方式下收入确认时点、客户信用期、产品价格、产品售后服务等方面基本一致。

  公司对所有客户采用基本一致的结算模式。在合同签订生效后,按照对应的收款节点,客户分别在合同签订、发货、验收和质保期结束后支付对应的款项。

  公司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属于智能制造装备,需要相应的配套服务。公司在销售过程中会指派专业的工程师进驻客户的现场,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持续跟进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确保产品达到客户的预期要求。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服务部门,一方面负责公司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包括产品的调试、远程指导、现场检测及操作培训等,同时定期收集、统计和分析客户设备的使用数据和情况,并将上述信息反馈给公司的研发部门,为公司设备的迭代更新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另一方面技术服务部也会在客户现场研究和应用新技术,帮助客户进一步提升设备的产量、改进碎片率等运营指标。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的统称,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智能制造装备的水平已经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明确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中的重点方向之一。

  公司的主要产品下业即光伏行业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推动下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主席习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线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太阳能电力有望登顶全球能源的制高点。国内光伏产品在国际上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从硅材料到光伏应用产品的产业链也逐渐形成并渐趋平衡,涌现出一批具备先进技术的大型光伏企业。我国快速发展的光伏产业为其配套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光伏发展空间依旧宽广。

  光伏产业发展初期,受限于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客户认知门槛,早期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一直依赖国外厂商。公司是国内外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且产品已在国内光伏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及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龙头企业。公司产品性能在国内外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代替了进口设备,并实现了智能制造装备少有的对外出口。

  公司致力于高端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以自主研发为主导、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工艺的提升,注重研发人员的培养,保持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以保证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公司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在行业内取得了较为领先的研发和技术优势。通过在行业内多年的开拓,公司也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服务部门,进行客户的售后维护,包括远程指导、现场检测及操作培训等,并及时地将客户的使用信息和需求反馈给研发部门,给研发部门的研发方向提供数据上的支撑。相比于国外的竞争对手,公司能够充分发挥本土化的优势,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水平、良好的品牌口碑以及完善的后续跟踪服务,公司确立了自身在光伏行业内显著的综合竞争优势。

  降本增效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平价上网政策的逐步推进,市场对高效太阳能电池的需求持续扩大,HJT电池技术凭借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工艺步骤少且降本路线清晰等优势特征,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的光伏电池技术。公司紧握电池技术迭代机会,致力于提供HJT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HJT工艺步骤分为“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膜沉积、电极金属化”四大步骤,对应的设备分别为制绒清洗设备、PECVD设备(非晶硅薄膜沉积目前通常采用PECVD法制备)、PVD设备、丝网印刷设备。公司前瞻性布局,较早投入相关项目研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HJT整线解决方案。公司在原有丝网印刷设备的基础上完善改进了HJT丝网印刷设备,通过自主研发陆续突破核心工艺环节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膜沉积所需的PECVD设备和PVD设备,并通过参股子公司吸收引进日本YAC的制绒清洗技术,从而实现了HJT电池设备的整线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完整覆盖HJT电池生产的四道工艺,通过大片化、薄片化、半片化、微晶化制程,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良率、产能,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报告期内,公司已取得了多笔 HJT电池设备的整线设备订单且已经部分客户验收通过,设备稳定性、产能、转换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均符合客户要求。

  智能装备在电气布局、机械装配等方面具有技术相通性。近年来公司依托所掌握的高速高精度控制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等技术优势和客户基础,并凭借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成功研制出半导体封装设备、显示面板设备,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封装设备及显示面板设备陆续获得客户的验收,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公司是专业从事智能制造装备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经过多年积累,打造了一支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等,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成套设备”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同时“HJT2.0异质结电池PECVD量产设备”荣获国家能源局首台套。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及关键技术人员稳定,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取得了257项专利及64项软件著作权,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使得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巩固与加强。公司继续重视研发,加大研发力度,持续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公司研发人员1262人,具备机械工程设计、电子工程、半导体技术、材料物理、光电技术、光伏电池工艺生产制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激光器开发、外光路设计、整体设备集成、激光与材料作用研究等多专业领域人才,研发团队不断壮大,并组建了“HJT高效太阳能电池实验室”、“组件技术实验室”、“分析检测中心”、“激光实验室”四大实验室,为公司自主研发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依托公司出色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人才,公司在多项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的关键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从而奠定了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在行业领域内的领先地位。

  公司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且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领域耕耘多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积极的市场开拓,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丝网印刷是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光伏产业自发展伊始,丝网印刷设备就一直依赖于进口。国外厂商依托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和资金上的雄厚实力,迅速在国内的丝网印刷设备领域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公司相较于国外厂商虽然起步较晚,但坚持砥砺奋进,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实现了在二次印刷、双头双轨印刷、高速高精软件控制等前沿技术上的突破,具备了与国外厂商角逐市场的实力。公司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产品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在国内增量市场的份额连续多年居于首位。同时,公司还在逐步占领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加强海外销售网络的建设,完成了向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光伏新兴国家的出口。

  公司前瞻性布局HJT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光伏电池技术更迭迅速,公司在PERC工艺的生产设备获得成功后,捕捉到 HJT电池的趋势,并由部分工序设备向全工序设备拓展,致力于提供 HJT 太阳能电池片整线设备。公司自主开发的PECVD 设备、PVD 设备以及丝双印刷设备均在HJT整线中占有较高的价值。该解决方案完整覆盖HJT电池生产的四道工艺,通过大片化、薄片化、半片化、微晶化制程,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良率、产能,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和HJT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领域的领先厂商,不仅打破了丝网印刷设备领域进口垄断的格局,而且实现了智能制造整线装备少有的对外出口,树立了优质的民族品牌,进一步强化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属于智能制造装备,从产品的现场调试安装到后期的跟踪服务,需要为客户提供多维度的服务,服务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公司在销售过程中会有专业的工程师驻场,进行设备布局、安装调试的技术服务支持。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服务部门,进行客户的售后维护,包括远程指导、现场检测及操作培训等,并及时地将客户的使用信息和需求反馈给研发部门,给研发部门的研发方向提供数据上的支撑。公司尤其重视建立和客户的顺畅沟通渠道,实时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公司研发团队会根据客户生产工艺的更新、生产场地空间的改变等独特需求,进行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硬件或软件的局部调整,使产品能够与客户的具体需求相契合。

  与国外的竞争对手相比,公司能够充分发挥本土化的优势,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前往客户现场完成检测调试、新品研讨、技术培训等专业支持,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公司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熟悉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能够为客户提供设备布局、安装调试、远程维护、适应工艺更新的全方位服务。凭借在技术研发、性能品质和综合服务方面的优势,公司多年来保持与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等老牌主流光伏企业深度合作,与客户之间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述客户应对行业波动性的能力较强,业务规模扩张的需求较大,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实力强。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开拓业内新进客户,与华晟新能源、金刚光伏、印度信实工业等光伏行业“新秀”保持合作,共同推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公司的客户资源有助于公司在多个产品线上持续合作创新,开展行业的前瞻性技术合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4,824.85万元,同比上升 34.01%;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191.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4.09%。公司营业成本仍由直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构成,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占公司营业成本的85.93%,同比减少4.19%。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452,683.77万元,同比上升48.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5,203.64万元,同比上升9.88%。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保持持续增长,主要原因如下:1、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制造端、应用端、进出口及行业产值均保持高速增长,据CPIA统计国内太阳能电池片产量318GW,同比增长60.7%;受益于光伏行业连续多年的高景气,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2、公司在保持主营产品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销量稳步上升同时,部分异质结电池设备、显示面板设备及半导体封装设备通过客户验收,使得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有较高的增长。

  3、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公司持续进行研发降本,不断推进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并且随着采购规模不断上升,议价能力持续增强,使得公司产品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可以维持产品成本基本保持不变。

  2022年度,公司研发投入48,847.90万元,同比增长47.3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78%,连续两年维持在 10%以上,在行业内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及比例。公司继续重视研发,加大研发力度,持续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 1262人,同比增长40.38%。报告期内,公司在针对原有的研发项目继续深入研究,不断进行自我升级与迭代;在保持传统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的研究基础上,加大对异质结电池设备、面板显示设备及半导体封装设备等新产品项目上的研发投入,在现有产品上做了多次升级,使得相应的产品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5,548.06万元,同比增长 30.1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有一定的增长,同时收到客户支付的预付款项增加,使得公司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有较大的增加。

  2、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461.56万元,同比增长 88.39%,主要原因是公司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于报告期内到期收回。

  3、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43.14万元,同比减少98.40%,主要原因为公司在上期收到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得上期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较多,而报告期内未发生该类融资活动。

  目前光伏发电已经基本脱离对补贴的依赖,光伏平价目标的巨大压力迫使光伏制造企业加速降低光伏度电成本,新技术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市场上PERC电池凭借较低的制造成本和不断提升的电池转化效率占据主流位置,2022年PERC单晶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达23.2%,较2021年的23.1%有所提升,但增速放缓,且越来越接近理论天花板。随着PERC电池转换效率逐渐逼近极限,在政策、市场、技术多方因素的作用下,光伏厂商正努力寻求进一步降本增效的方案,HJT电池、TOPCON电池等转换效率更高的光伏电池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其中HJT电池凭借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工艺步骤少且降本路线清晰等优势特征,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的光伏电池技术。

  公司在丝网印刷设备市场取得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前瞻性布局HJT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由部分工序设备向全工序设备拓展,自主研发了PECVD和PVD设备,成为HJT太阳能电池片整线设备的领先供应商。目前市场中,除本公司外,钧石能源、理想万里晖等亦开始布局HJT电池关键工序设备。其中,公司作为当前光伏行业中为数不多能够提供HJT太阳能电池整线生产设备的供应商,已经中标多个项目,如安徽华晟、金刚光伏、印度信实工业等项目均采购了公司HJT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公司已提供的HJT产品正在下游客户中有序推进调试、验收,有望随着HJT太阳能电池片产线大规模投建而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创新,为保持公司产品的持续竞争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行业前沿技术,多线外延拓展。根据战略规划,公司依托印刷、激光和真空三方面技术研发,瞄准光伏装备、显示面板核心设备、半导体封装核心设备等市场,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业务布局。公司依托光伏产业链设备技术上的相通性以及客户优势,积极实现光伏产业链上下游设备的拓展并且积极布局HJT高效电池设备、显示面板核心设备及半导体封装核心设备。

  公司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成套设备凭借出色的性能及价格优势市场占有率始终处于市场前列。随着光伏行业平价上网政策的逐步推进,政府补贴不断减少,降低成本已成为各光伏厂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丝网印刷作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厂商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公司产品的突出性能和持续技术进步契合了下游客户节约成本的诉求,满足了客户的迫切需求,同时,公司产品持续的更新迭代促进下游客户端对丝网印刷设备更新的需求增加。公司产品性能在国内外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相对进口设备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凭借高性价比实现了丝网印刷设备领域的进口替代,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前列。

  HJT电池技术凭借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工艺步骤少且降本路线清晰等优势特征,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的光伏电池技术。公司前瞻性布局,较早投入相关项目研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HJT整线解决方案。公司在原有丝网印刷设备的基础上完善改进了HJT丝网印刷设备,通过自主研发陆续突破核心工艺环节非晶硅薄膜沉积、TCO膜沉积所需的PECVD设备和PVD设备,并通过参股子公司吸收引进日本YAC的制绒清洗技术,从而实现了HJT电池设备的整线供应能力。公司自主研制的“HJT2.0异质结电池PECVD量产设备”获国家能源局首台套,并成功升级了微晶异质结高效电池量产设备。微晶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电池片透光性更好、导电性更佳,大幅提升了异质结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报告期内,公司已经确认了HJT电池整线设备的订单收入,后续将进一步推动异质结技术的降本增效,该业务将为公司利润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

  作为丝网印刷设备龙头企业,公司具有外延拓展的技术、经验和服务优势。公司在丝网印刷装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积累了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等经验。公司未来着力拓展的多个业务板块均属于高端装备领域,供应链、服务体系和生产品质控制等方面相似,技术与经验可复制性强。从技术可迁移性上来看,公司现掌握的高速高精度控制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以及恒压力技术在精密设备制造领域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在激光开槽、激光切割等需要高精度定位的设备中可以得到应用。

  公司凭借自身激光技术积累拓展显示面板设备及半导体封装设备市场;凭借优异产品性能,公司的显示面板相关产品已在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行业知名企业得到应用,半导体封装相关产品成功导入三安光电、长电科技、捷捷微电等国内主流封测厂商。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封装设备及显示面板设备陆续获得客户的验收,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暨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设备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PECVD、PVD及自动化设备各40套。截至本报告期末,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待竣工验收后即可投入使用,二期工程预计于2024年投产使用。

  同期,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出资21亿元,投资建设珠海“迈为半导体装备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金鼎片区金环路南、金鼎西路东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项目用地并开工建设。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的主导产品是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公司目前在该领域的技术和性能优势较为明显,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公司立足丝网印刷装备,积极拓展光伏上下游装备,并抓住太阳能电池技术迭代机会,积极布局HJT高效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拓展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另外鉴于自动化智能装备在电气布局、机械装配等方面的相通性,并凭借在光伏激光的技术积累,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积极布局新的显示面板设备、半导体封装设备等高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

  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创新,形成了以自主研发为主导的技术开发模式、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显著的研发优势。公司将在已有的研发基础上,不断加大对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发的资源投入,增强公司的科研实力,提高公司在高端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研发竞争力。公司在各个领域准备采取的有关研发的措施如下:

  (1)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领域:公司将紧密结合下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进行新机型的研发,完善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2)HJT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领域:平价上网政策不断推进,行业降本增效压力增大,促使光伏企业加速布局高效电池产能,各类高效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伴随着PERC电池转换效率逐渐逼近极限,在政策、市场、技术多方因素的作用下,光伏厂商正努力寻求进一步降本增效的方案,HJT电池、TOPCON电池等转换效率更高的光伏电池逐渐受到市场的重视。其中HJT电池技术凭借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工艺步骤少且降本路线清晰等优势特征,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的光伏电池技术。公司亦积极布局少银、无银的金属化解决方案以推动行业降本增效。

  公司未来将继续保持公司直接开拓客户和销售顾问开拓客户相结合的订单获取方式,加大光伏设备领域的深度挖掘,同时考虑新的产品领域的初步拓展,为此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公司在巩固和发展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基础上,提高营销网络的效率和稳定性,稳步提高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市场,公司会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光伏龙头企业的沟通与互动,深入了解客户的使用体验和特定需求,以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获取更多的订单,以龙头企业辐射整个市场,巩固公司在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国外市场,公司已经成立新加坡销售子公司,同时会进一步加大对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为首的亚洲光伏新兴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发挥外部销售顾问的渠道优势,同时加快自身海外销售团队的培养和建设,充分布局亚洲乃至全球光伏市场,提高公司产品在海外的市场占有率。

  (2)在新产品领域,公司一方面加大营销人员的培训及招聘力度,打造出一支能够快速抢占市场的专业销售团队,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产品展览会、行业论坛、产品发布会等多样化的方式宣传公司的新产品,提高公司新产品的知名度,体现公司的品牌价值。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发展,将提高员工素质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公司未来会持续引进高水平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扩充公司自身的人才团队。公司计划通过定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技能,并通过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提升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将采用内部挖掘和外部引进并举的方式丰富公司的营销团队,加强营销人员拓展业务的能力,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开拓和延伸储备合适的营销人才。公司将紧随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加强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培养出研发能力突出、行业思维先进、服务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公司还将努力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创新服务意识和集中决策效率,使公司的管理团队拥有敏锐的市场观念、着眼全局的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管理的思路。

  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使公司管理水平及生产能力面临挑战。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实现了飞速增长,随着公司股票的成功上市发行以及2021年度实施的两次再融资,充实了公司的资金实力,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实现进一步的增长。公司未来在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资源配置方面都将面临一定的挑战。

  公司目前的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公司的经营状况与下游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光伏行业整体不景气时,可能会导致行业信心不足,使订单急剧减少,存量订单也可能出现验收周期大幅延长的情形。若下游客户开工率较低或直接停产,资金状况恶化,可能会推迟货款的支付,使得公司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在正常期限内回收货款。

  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为太阳能丝网印刷成套设备、HJT异质结高效电池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等,主要用于电池片生产,具有单价较高、安装调试较为复杂、验收周期长等特点。公司需要待客户端产品验收后才确认收入,而验收条件可能受客户新建项目进度、丝网印刷前后道设备性能、客户技术工艺改进等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验收时间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存在波动。

  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行业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及投资收益预期将会吸引众多投资者进入该行业,使得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加剧行业内企业竞争。如果公司不能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能洞悉行业发展趋势、适应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推出具有差异化特征的产品从而提升附加值,公司将可能失去领先优势,进而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甚至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533,001.97万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为36.69%。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较高主要与公司的产品验收周期相关,由于公司产品验收期相对较长,导致公司存货结构中发出商品期末数额较大。存货规模较大,一方面占用了公司营运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发出商品尚未实现收入,若产品不能达到验收标准,可能产生存货跌价和损失的风险,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37,564.5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3.16%。公司较高的应收账款金额一方面降低了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将影响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若公司客户出现回款不顺利或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则可能给公司带来坏账风险。

  近年来,国际环境导致国内光伏电池片、组件生产企业海外扩张。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凭借较强的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性价比以及完善的后续跟踪服务,取得了部分海外客户订单。报告期内,公司境外收入38,324.64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24%。公司出口主要以美元或欧元进行计价和结算,汇率波动会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众多,其波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当出现美元或欧元贬值的趋势,若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汇兑损失,将对公司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设备产业化项目”涉及HJT电池技术路线,作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新技术路线,HJT电池片技术相较于目前市场中主流的PERC电池片技术,在技术成熟度、产能规模、投资成本及电池片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上仍存在差距,HJT电池片技术的全面产业化仍有赖于进一步提高电池片转换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

  HJT电池设备需要在稳定量产的前提下,持续拉开与PERC电池设备之间的电池效率差异,同时在PECVD、PVD等制程设备方面持续实现零部件国产化以降低投资成本。此外,在低温银浆耗用量、靶材耗用量、制绒添加剂以及硅料使用量等材料成本方面,亦需要不断优化来降低电池片单瓦成本,提升HJT技术路线的经济性以实现最终的全面产业化。若上述降本增效过程不及预期,将导致HJT电池技术面临无法取得产业化所需的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风险,使得本次募投项目存在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风险。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拟部分投资于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设备产业化项目。虽然公司对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由于项目从设计到投产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组织、建设进度、管理能力、预算控制、设备引进、调试运行等都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会产生一定的折旧摊销费用和人工支出,公司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开拓市场,消化新增的产能,将使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公司存在可能因募投项目折旧摊销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而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从而对公司业务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基金的情况,投资基金具有周期长、流动性较低的特点,投资存在回收期较长、短期内不能为公司贡献利润的风险。投资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可能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周期、监管政策、投资标的公司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影响,可能面临投资后无法实现预期收益、不能及时有效退出的风险,甚至可能存在投资失败及基金亏损的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维信诺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晶澳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刚光伏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捷捷微电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迈为股份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通威股份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电科技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Copyright © 2018-2020 江南体育官方电话客服中心/江南首页登录手机版下载/江南地址入口是多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18030436号-1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